“總體上來看,防治噪聲污染既是關乎家長里短的小事,也是事關人民群眾利益的大事,既是小事又是大事,可見噪聲污染防治有一定難度,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敝袊h境監測總站副站長毛玉如在“普及噪聲防治 共創安寧環境”為主題的第二十六期環境茶座上表示。
11月28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國環境記協線上舉辦第二十六期環境茶座,眾多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圍繞全國噪聲污染防治現狀、《噪聲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噪聲法》)實施的重點等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制度保障是基礎
6月5日,《噪聲法》正式實施,這是該法實施20多年來第一次全面修訂?!对肼暦ā肥菨M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和諧安寧生活環境需要的務實舉措,是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客觀需要。
與會專家們紛紛表示,《噪聲法》緊密結合當前我國噪聲污染防治的形勢,科學總結了噪聲污染防治工作規律和實踐經驗,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將有力推動噪聲污染防治工作邁上新臺階。
“噪聲污染伴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產生和發展,已成為老百姓身邊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推動解決群眾的噪聲困擾,已成為最普惠民生福祉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又一重要領域。今年是噪聲污染防治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噪聲法》正式實施標志著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入更大范圍、更寬領域和更深層次?!鄙鷳B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楊龍在致辭中表示。
楊龍還介紹說,生態環境部部常務會審議并通過了《“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這也是全面落實《噪聲法》、加快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噪聲污染問題的具體行動。
對此,作為《“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編寫組組長和專家組組長的毛玉如也表示,行動計劃將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打好技術基礎、補齊領域短板、強化機制弱項、緊抓責任落實”為著力點,加快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突出噪聲污染問題。
“我們的主要目標就是通過實施噪聲污染防治行動,基本掌握重點噪聲源污染狀況,不斷完善噪聲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有效落實治污責任,穩步提高治理水平,持續改善聲環境質量,逐步形成寧靜和諧的文明意識和社會氛圍。到2025年,全國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達到85%?!泵袢缯f。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也在座談會上表示,噪聲污染防治需堅持“黨政同責”,《噪聲法》的實施,為此奠定了法治基礎,應進一步落實制度規范。
“應該明確部門的職責,根據需要建立噪聲污染防治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加強部門協同配合信息共享。同時,應該加強人大與政協的監督作用,推動老百姓身邊的噪聲問題妥善解決?!背<o文說。
科學研究是支撐
中外噪聲污染防治的歷史表明,噪聲污染防治離不開科技的支撐。為了支撐《噪聲法》的實施,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與廣大的聲學領域同志們一起研究提出了“寧靜中國”專項科技行動計劃,助力推進噪聲科技研發的步伐。
對此,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田靜表示,無論是噪聲污染的限值、評價標準、法規的制定,還是測量方法的規范,乃至具體到噪聲污染源的控制,這些都需要深入的基礎研究和相關技術開發應用。
“目前,‘寧靜中國’專項科技行動計劃的相關工作仍然在推進中,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進一步疏通技術轉化應用的途徑,為寧靜中國建設做出系統性貢獻?!碧镬o說。
對加強噪聲污染防治的科學技術支撐,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碩賢也提出了相關建議:“從城市宏觀的環境來講,我們要建設好安靜小區,利用城市的公園、濕地形成安靜的區域,吵鬧的區域盡量縮小。同時,我們要大力開展科學技術的研究,要能夠在噪聲和振動控制方面不斷推出新的辦法、新的舉措、新的技術、新的理論?!?/div>
近年來,我國噪聲與振動控制產品制造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北京市科學研究院城市安全與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魏志勇介紹說,我國有些產品已經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市場壟斷,并逐步占領了比較大的市場份額?!氨热缦褡枘釓椈筛≈玫来?,消聲器波速成形影響揚聲系統等等?!蔽褐居抡f。
噪聲污染防治的科技研究貫穿在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此次環境茶座上,與會專家也介紹了相關領域的科研成果和發展方向。
在居住方面,我國新建建筑隔聲性能正在逐步提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員閆國軍介紹說,我國在民用建筑隔聲設計相關標準方面正在發生一些重大變化,《噪聲法》和民用建筑設計相關標準將會共同促進相關單位共同承擔起建設民用住宅的職責,讓室內的聲環境達到或者優于國家標準的要求。
在出行方面,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辜小安介紹說,近40年來,鐵路交通在速度越來越高的同時,噪聲污染防治的技術水平也在日新月異,鐵路總公司也開展了關于高速鐵路噪聲控制技術研究和應用方案的重大專項來持續滾動地做相關研究。
全民共治是根本
噪聲問題關系千家萬戶,每個人都可能是噪聲的制造者,也可能是噪聲污染的受害者。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噪聲污染防治氛圍,才能讓全社會共享一片寧靜的空間。
西北大學教授王社坤建議說,應該鼓勵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對子女的教育中,培養形成減少噪聲產生的良好生活習慣。
“基層自治性組織,村委會、居委會、物業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機構等等,可以在居民小區、村子等小型社區范圍內,通過管理規約或鄉規民約的方式,對噪聲污染防治問題進行規定。通過一定的程序安排,使得每個人都參與到規約的制定過程,進而使其切實遵守自己參與制定的規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踐行社會共治的理念?!蓖跎缋け硎?。
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可供借鑒。深圳市出臺噪聲污染防治行動方案,提出了有深圳特色的三十條;北京連續兩年將噪聲問題列入接訴即辦“每月一題”,推動解決噪聲擾民問題;天津市安靜居住小區創建工作自2003年開始,經歷了近20年的普及和宣傳,如今全市已有368個安靜居住小區。
越來越多的地方正在引導廣大群眾主動參與維護環境共建美好家園,推動著基層群眾組織制定管理規約,建立矛盾調節機制,將矛盾問題化解在基層。
“噪聲污染防治涉及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領域。源頭防控是噪聲污染防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個人都可能是噪聲的受害者、受益者、維護者,不能是旁觀者、局外人、批評家,大家都要從自身做起,同時要宣傳維護和貫徹落實好《噪聲法》?!泵袢缯f。
來源:環境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