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cmyed"><rp id="cmyed"></rp></samp>
<pre id="cmyed"><del id="cmyed"><xmp id="cmyed"></xmp></del></pre>
<p id="cmyed"></p>
<acronym id="cmyed"><nobr id="cmyed"></nobr></acronym>
  • <strike id="cmyed"><video id="cmyed"></video></strike>

  • 當前位置:首頁?>?地方新聞 > 正文 >

    寧夏成全國首個實現沙漠化逆轉的省區

    2018-08-20 11:28來源: 央視網編輯:小璐
           毛烏素沙地和騰格里沙漠一東一西,將寧夏北部平原夾裹在中間。黃河流經的這塊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治理沙害,對寧夏人而言意味著生存。

           2003年,寧夏在全國率先實行全區域草原禁牧封育,為治沙打下基礎。經過幾十年來的不斷努力,全區退化草原面積減少了640萬畝,沙化面積減少了210萬畝。寧夏也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沙漠化逆轉的省區。

           封山禁牧:黃沙換綠地 大地披新衣 

           鄂爾多斯高原和黃土高原之間是毛烏素沙地,鹽池縣位于毛烏素沙地西南邊緣。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吹沙子跑,抬腳不見蹤。”鹽池縣百姓口口相傳的歌謠,描述了30多年前這里的樣子。

          30多年過去了,再到鹽池縣看,令人欣喜的是,以前滿眼的黃沙都換成了綠地,是當地百姓給大地披上了新衣。

            “生態保護始終被鹽池各級黨委、政府當做立縣之本。截至目前,鹽池縣200萬畝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治理,100畝以上的沙丘基本看不到,偶爾草原上出現一點沙地,但沒有大面積沙地或流沙帶。”鹽池縣環境保護和林業局副局長王曾吉介紹。

           治沙成果和封山禁牧息息相關,也與百姓生活的改善分不開。上世紀八十年代,沙地里的黑沙蒿是老百姓燒飯的主要材料,檸條是羊的主要飼料。那時候人們在沙地里種植這兩樣植物,是為了讓百姓能吃上飯、養得了羊。

           當老百姓有煤燒飯、有飼料喂羊后,生態保護也迎來了春天。2003年,寧夏在全國率先實行全區域草原禁牧封育。

           鹽池的治沙方法可以這樣總結:封為主、造為輔,重點抓修復;草為主、灌為輔,零星支喬木。“再有就是堅持‘三結合’:自然修復與人工造林結合,生態移民與舍飼養殖結合,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王曾吉說。2002年以來,鹽池百姓每年為10萬畝左右的沙地“披上”綠裝。

           雨季造林:沙地里筑起綠色屏障

           如果說鹽池是寧夏人治理毛烏素沙地的第一道防線,那白芨灘就是防治毛烏素風沙的“底線”。

           上世紀五十年代,毛烏素沙地已侵蝕到距離寧夏境內黃河東部地區5公里處。黃沙沿著條條水蝕沖溝進入黃河,嚴重威脅黃河安全,更危及到首府銀川百姓的生產生活。治沙已迫在眉睫。

           1953年,位于黃河以東、毛烏素沙地邊緣的白芨灘防沙林場成立。

        “ 下雨了! ” 聽到這三個字,白芨灘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拿上草籽、樹苗,提上鐵鍬、披上雨衣,急忙沖到沙地里種樹。這里年降水量僅有150mm至170mm,雨水難得,必須把握。

           60年來,白芨灘治沙技術經過摸索、學習、總結逐漸成熟,下雨撒草籽是經驗之一。

            “主要抓雨季造林,啥時候下雨就啥時候造林,注重灌草結合、樹種間合理搭配。在沙丘丘頂撒播草籽,迎風坡、丘間低地種耐旱灌木。年降雨量160毫米左右的情況下,當年成活率能達到75%以上,三年植被蓋度達到45%以上。”白芨灘保護區管理局書記王興東說。

           而在沙區邊緣有水的地方,采取滴管節水技術,營造喬灌混交林,種植沙地經濟林,發展沙產業。

           通過三代白芨灘人65年來的共同努力,白芨灘防沙林場已成功造林63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1%,把毛烏素沙地向東推遠20公里,構筑起南北長61公里、東西寬20至30公里喬灌草相結合的綠色屏障。

           有效遏制了毛烏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擴,保護了黃河、銀川河東的生態安全,成為三北工程精準治沙、科學治沙的樣板區。

           扎設“草方格”:固了沙 綠了地 “讓”了路

    東邊治沙,西邊也要治沙。東邊是沙地西移、西邊是沙漠南移。

           一座賀蘭山,為寧夏北部平原地區擋住了騰格里沙漠的風沙。然而騰格里沙漠一路“南下”,繞過天然屏障賀蘭山,想要在中衛“抄”一條近道。

           中衛市沙坡頭區(原中衛縣)地處騰格里沙漠邊緣。新中國成立時,騰格里沙漠以年均4.5米的速度向中衛縣城逼近,縣城西門外,沙漠已侵蝕了良田禾苗及溝渠。

           對于中衛百姓而言,治沙是他們唯一的選擇。最終,因為一條鐵路的修建,一種關鍵的治沙輔助措施——草方格的發明和應用,改變了一方百姓的生活。

           中科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副站長張志山,在《草方格發明之問》一文里詳述了草方格的發明是非常嚴謹的科學研究過程,并不是傳說中的偶爾發現。

           文中寫道:“經過多次試驗。在沙坡頭段鐵路建成的1958年,科學家在鐵路防護體系建設中采用不同尺寸的草方格穩定沙面后栽植固沙植物。之后隨著試驗條件的完善,科學家們逐步揭示了草方格的風沙流蝕積原理,發現1米×1米草方格固沙效果最佳,因為該規格的草方格能夠形成光滑的凹曲面(形如淺底鍋)。”

            “規格大的草方格中心掏蝕深,不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規格小的草方格形不成凹曲面,容易被風吹毀。”張志山強調,“沙坡頭固沙的核心是植物,重點在于基于水量平衡的物種選擇和搭配。草方格是關鍵的輔助措施。”

           如此便是聞名中外的“草方格治沙法”誕生過程。多家媒體都曾報道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國外專家預言,包蘭鐵路不出30年就會被沙漠淹沒。

           然而時至今日,包蘭鐵路在騰格里沙漠中自由穿行已整整60年。

           一個“草方格”,使騰格里沙漠“讓”出了路,改善了當地百姓的生活環境。這項技術也推廣至寧夏全區,廣泛用于防沙治沙工程中。

           近年來,中衛市在騰格里沙漠邊緣共扎設草方格15.5萬畝、營造灌木林14.5萬畝、封禁保護15萬畝,在北部沙漠邊緣建起了長60公里、寬500米的防風固沙林帶,基本控制了沙害侵襲,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

           如今的中衛,風往北吹,沙害不會再侵襲綠洲。

     

     

     

     

    • 新聞推薦
    • 新聞排行榜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涩爱-91偷拍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samp id="cmyed"><rp id="cmyed"></rp></samp>
    <pre id="cmyed"><del id="cmyed"><xmp id="cmyed"></xmp></del></pre>
    <p id="cmyed"></p>
    <acronym id="cmyed"><nobr id="cmyed"></nobr></acronym>
  • <strike id="cmyed"><video id="cmyed"></video></strike>